在美國有一本書影響力僅次于《圣經》,這本影響無數人的書是由史蒂芬·柯維博士撰寫的《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》,這本書能有如此地位,大抵有以下幾個方面:
1.此書在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中,形成了連貫的概念構架,語言行筆流暢,深入淺出;
2.此書的側重點是跨越時代的亙古不變的法則,不曲意逢迎流行的理論;
3.開宗明義,塑造性格而不是獲得成功,不僅幫助讀者成為高效能人士還能成為更好的領導者。
讀完整本書之后,我感嘆在現如今的行業環境下,高效能的工作是提升個人及公司競爭力的優勢,學習與實踐七個習慣,將獲益匪淺。
七個習慣分別是:積極主動、以終為始、要事第一、雙贏思維、知彼解己、統合綜效、不斷更行。其中積極主動、以終為始、要事第一屬于個人領域的三個習慣,應用于日常工作會大大提升個人能力及工作效率。
積極主動:日常工作中,我們總會聽到以下這些話“我沒時間做”“我只能這樣做”“我就是這樣做事的”,將失敗歸咎于外部環境或者非本人原因造成的,這就是典型消極被動的工作方式,積極主動應當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,專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,至于事情的結果是個人無法控制的,應當坦然面對。這個習慣也是后面一切習慣的基礎。
以終為始:當我們面對一項新工作時,若是邊做邊想,干到哪里想到哪里,那會面臨什么后果呢,可能做到一半就堅持不下去,也可能做著做著忘記最初到底要做什么的。所以當我們面對一項新工作時應該用“以終為始”的思維去制定一個目標,即這項工作我最終要做成什么樣,配合積極主動的習慣,事先主動設計工作的目標,以目標推動工作的進行。
要事第一:說明這個習慣之前,需要先解釋另一個名詞自控力,自控力可以提升人的專注力,幫助實現工作目標的重要力量,實驗證明人從睡醒開始就時刻在消耗自控力,如果將自控力消耗在各種日?,嵤轮袝е氯似v不堪,最終會導致無法控制自己的行動去實現工作目標。鑒于此,我們應當在日常工作中排出最重要的事情,分解至每周進行,再經過每日微調,最終實現工作目標。這個原則稱之為帕雷托原則——以20%的活動取得80%的成果。
——工程管理部 王儀友